印度收紧“米袋子”,全球米价创11年来新高,亚非国家受冲击
日经新闻8月4日报道,印度上月实施大米出口禁令以来,市场对全球食品通胀的担忧加剧,米价已创下11年来新高。曾经价格稳定的大米,如今与昂贵的小麦一样,面临日益增长的“农产品通胀”风险。
影响较15年前更深远
(资料图)
印度政府上月20日宣布,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,以保障国内市场供应。舆论普遍认为,印度明年将举行大选,今年将举行地区选举,控制通胀成为莫迪政府的首要任务,因此拿“米袋子”做文章。
然而,印度此举在全球掀起波澜。联合国粮农组织大米市场分析师雪莉·穆斯塔法认为,新德里出台该禁令恰逢全球粮食安全风险加剧之际,选了一个“不是很好的时候”。
首先,自2022年9月以来,全球大米市场价格上涨了15%—20%。印度占全球大米出口的40%以上,去年出口总量为2230万吨。出口禁令将影响该国约1000万吨大米出口,对全球市场的冲击可想而知。
其次,新作物进入市场还有大约三个月时间,眼下供应紧张。其他出口商的库存都比较低。印度这个产米大户突然收紧“米袋子”,无疑会加剧缺粮局面。
再次,乌克兰危机爆发后,全球小麦价格上涨,价格相对稳定的大米原本成为替代选择,缓解全球谷物价格飙升带来的粮食危机。而今,由于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破裂,小麦价格高企不说,就连大米这个全球粮食市场“稳定器”也不复当年。
最后,受全球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因素影响,印度等多国水稻产区减产。汇丰银行经济学家警告,极端天气事件可能进一步影响农作物产量,并推高各类农产品价格。
美国财经媒体CNBC称,印度并非第一次实施大米出口禁令。2007年10月曾颁布类似禁令,后暂时解除,并于2008年4月再度颁布,将米价推高了近30%。不过,当时印度还没充当全球非印度香米(non-basmati white rice)出口的主要参与者。而今,印度颁布禁令的影响显然会比16年前更为深远。
引发米价失控担忧
“当印度禁止出口一种对全球数十亿人的饮食至关重要的主食时,会发生什么?”英国广播公司(BBC)设问。舆论认为可能产生几方面影响。
首先,将引发对全球大米价格失控的担忧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-奥利维尔·古林查斯认为,禁令将推高米价,今年全球粮食价格可能上涨15%。
日经新闻在8月4日的报道中称,最近几周,全球米价飙升至罕见的高点。7月27日,泰米交易价格为每吨607.50美元,自禁令颁布以来基准价格在一周内上涨了62.50美元。目前交易价攀升至2012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。
报道进一步指出,到2023—2024年作物生长季节结束时,全球大米库存预计降至1.7042亿吨,为2017—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。受供应下降以及天气情况影响,全球大米价格可能持续高企。
与此同时,由于担忧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米生产,从亚洲国家到大洋彼岸的美国、加拿大,民众纷纷囤购大米,导致米价涨涨涨。目前,泰国和越南的大米出口价已升至2021年以来的最高位。
有分析指出,米价上涨还会对其他农产品价格产生传导效应。能否遏制全球粮价上涨势头,一是要看印度何时“解禁”,二是要看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能否重启。
对此,位于秘鲁的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(CIP)亚洲区域负责人萨玛伦杜·莫汉蒂表示,印度政府短期内取消出口禁令的可能性非常低,可能至少持续至明年4月大选。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未来一段时间国际粮价提升态势会比较明显。
亚非国家受冲击
除了影响粮价外,有统计显示,印度的禁令可能影响全球数百万人,其中亚洲和非洲的消费者受到的冲击最大。
被印度禁止出口的大米份额约占全球大米贸易的15%。最依赖这些大米的国家包括菲律宾、马来西亚和越南。
巴克莱银行指出,亚洲国家中,马来西亚可能成为受禁令影响最大的国家。菲律宾可能成为受全球大米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国家。
《日经新闻》称,米价上涨也可能影响到日本。虽然日本的大米几乎可以自给自足,但它依赖进口大米来生产味噌和米饼等加工食品。消费者可能需要花更多钱购买上述食品。
除亚洲外,许多非洲和中东国家也容易受到影响。惠誉解决方案公司旗下的BMI研究机构表示,高度依赖印度大米的市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地区,以及中东和北非,特别是吉布提、利比里亚、卡塔尔等国。
联合国和其他组织今年发布的《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》报告显示,非洲有19.7%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。如果情况恶化,可能在非洲国家蔓延政治和社会动荡。
雪莉·穆斯塔法说,禁令对弱势群体的伤害最大,因为他们将收入的更大一部分用于购买食品。价格上涨可能迫使他们减少消费食物数量、转向营养不良的替代品,或者削减其他必需品开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后,阿联酋、俄罗斯也相继宣布暂停大米出口。萨玛伦杜·莫汉蒂担心,如果越南、柬埔寨等主要大米出口国也实施出口限制,而印尼、马来西亚等主要大米进口国进行囤积,全球大米市场可能出现混乱。
关键词: